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奚國華致詞
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05-07-10
                                    
                                                       圖為: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奚國華致詞

        中國通信業發展高層論壇2005年會在北京召開,這也是本年度中國電信業級別最高的一次高管會議,新浪科技對會議進行全程的獨家現場直播。

  以下為信息產業部政策法規司衣雪青司長講話全文。

  衣雪青: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早上好,我給大家介紹的題目是中國電信業改革與有關問題的思考,第一部分和大家簡要回顧一下中國電信業改革的歷程取得的成效以及改革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第二部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有關問題的思考。

  改革的歷程我們大家都很熟悉,從1994年聯通成立為標志,標志著中國電信業引入競爭打破壟斷,到現在維持11年的時間,在這10多年的時間里我們一起走過了郵電分營,政企分開,兩次電信重組和加入WTO標志著對外開放,以及政資分開這些關鍵性的步驟我們都一起經歷過了。與此同時我們電信立法工作也在不斷加強。

  下面我們一起簡單回顧一下改革的成效,第一我們經過十年的改革和發展法制建設不斷完善,我們已經初步形成了由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司法解釋等組成的規范電信市場競爭秩序所需要的法律法規框架體系。

  第二已經初步建立起獨立于電信企業垂直的電信監管體系。

  第三我們競爭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在基礎電信領域有6家全國性的運營商,各主要業務都有兩家以上的企業參與競爭,增值電信領域有14000家經營者,80%有民營資本和外資成分,我們已經初步形成不同規模不同業務不同所有制企業相互競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

  第四我們國家電信服務水平快速提高,電話用戶規模居世界第一位,用戶總署達到7億戶,電話普及率快速提高,其中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26%,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28%。互聯網發展非常迅猛,上網用戶已經超過1億戶居世界第二位,寬帶用戶數接近3千萬戶。對消費者而言服務選擇增加,資費總體水平大幅度下降。其中可以從電信業務收入和電話用戶數之比來看,2000年到2004年電信整體的資費水平是大幅度下降的趨勢。

  第三點想給大家看一看我們改革的特點,我們中國電信業的改革我認為有這么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我們是在發展中改革,在改革中發展,同時我們在改革和發展中來加快立法,這和其他國家先立法后改革有所不同。

  第二我們國家的電信改革基于電信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本國的國情,對原有的國有壟斷電信企業實施的是按業務縱向拆分,再按地域南北拆分快速引入實質性競爭,使用戶感受到競爭帶來的好處。

  第三個特點我們國家始終保持國有資本對基礎電信業的主導性作用。普及率縱向比增長很快,橫向比人均GDP和電話普及率關系而言,我們國家人均GDP2003年1千美元,同時期巴西和秘魯是2700美元和2100美元,我們國家電話普及率比秘魯要高得多和巴西幾乎差不多水平,如果參照這些因素而言我們國家改革成效是非常顯著的。

  第四個方面我想存在的問題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一方面問題是重復建設重復投資的問題,這主要表現我們在基礎電信領域六大企業都是國有控股為主,國有資本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問題還比較突出,投資的效率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第二個問題有效競爭的格局沒有完全形成。在有一些業務領域有些地區業務競爭還不夠充分,在有些業務領域存在惡性競爭或者過度競爭的現象。第三個協調發展問題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數字鴻溝現象依然存在,普遍服務任務任重道遠。第四我們電信監管能力還亟需加強,以及我們電信業期待的《電信法》還沒有頒布出來。

  下面是我對有關問題的思考,第一促使我們進一步改革的主要因素,或者電信業進一步改革的主要動力來源,我覺得有這么四方面,第一滿足通信需求的需要,無論是從國家實施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發展戰略而言,還是從用戶對寬帶化便捷化的通信需求而言,我們電信業發展和改革的任務依然非常繁重。

  第二個我們要適應通信技術進步的需要,通信技術快速進步大大降低了進入電信市場的資金門檻,專業門檻和時間門檻。通信計算機與有線電視技術業務和市場的融合打破了行業界限。技術進步迫切需要我們對原有的管制政策特別市場準入市場,對原有行業性壁壘要重新調整。

  第三個原因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法規文件,比如《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行政許可法》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規范政府投資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營造有利于各類投資主體公平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電信業改革發展要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總體要求相適應。

  最后也是適應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需要,我們加入WTO過渡期也即將結束,在經濟全球化和技術進步浪潮推動下,電信市場的開放與競爭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國際電信市場的復蘇加快,一些跨國企業對進入中國電信市場的愿望強烈。

  第二我想談一下作為轉型期間可能大家關注的問題都非常多,但是我覺得作為政府層面需要關注的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要探討如何建立設立科學的競爭模式,實現有效競爭,第二是如何設計科學的監管體系,實現有效監管。有效競爭是競爭活力和規模經濟平衡的總體體現,要滿足這一要求我覺得有三方面需要我們進行探討,第一是電信業務特別基礎電信業務競爭主體的數量究竟需不需要限制。第二是競爭主體的資本性質或者說我們投資在基礎電信領域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度怎么把握。第三是競爭模式怎樣選擇。特別是在固話的領域,在世界范圍內大家都致力于在固話領域引進競爭,但是目前為止成功的案例不是太多。我們國家怎樣考慮這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關于科學的監管體系問題,我覺得有三方面需要我們進行思考,第一個一般性行政和專業性監管的區別,我個人認為電信監管涉及的專業性很強,技術發展非常快,要適應這樣的監管要求,必然和普通的常規性的行政管理有所不同,可能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監管經費一定要保持獨立,保持充足。第二方面關于綜合性管理部門和專業性監管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配合問題,比如當前我們面臨一般性的綜合性的反壟斷歸置機構和電信監管機構之間職能如何調整劃分的問題。第三個問題網絡在融合業務在融合,我們監管體制需不需要進一步的調整。

  應該說我們電信改革的總體過程當中應該要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推動電信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個人認為我們在政策制定,制度安排,特別是在電信立法的過程當中,應當處理好這么幾個關系。

  第一是國外經驗與本國國情的問題。一方面要積極跟蹤研究吸取各國電信改革的經驗為我所用,另一方面我們要更注重本國國情不能照搬國外的做法。我國正處于一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過程當中,既是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也是矛盾普遍期,在這樣過程當中特別需要穩定的發展改革環境。電信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它的改革更要立足這一國情。

  第二關于鼓勵競爭與加強監管。我們制定所有政策法規出發點都應是鼓勵競爭的,但我們希望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競爭,也是可持續發展的競爭。這就需要我們引入科學的監管,從鼓勵競爭角度來看按照產業競爭四個階段來劃分,有管制壟斷,有限競爭充分競爭和市場競爭壟斷。目前我國電信已經走出管制壟斷階段,有的業務進入了有限競爭階段,有的業務已經進入充分競爭階段,問題是我們要不斷研究哪些業務適合充分競爭,哪些業務只能有效競爭,從監管的角度來看,我們也要不斷永久后退一步和站高一步的問題,該后退后退,該站高站高,該放松管制的要放松該加強的管制的要加強。

  第三是處理好促進發展與確保安全的關系,一方面我們要營造有利于個人投資主體公平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鼓勵競爭促進發展,另一方面還要積極研究新形勢下特別是在進一步開放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情況下如何確保網絡與信息安全的問題。

  第四有關于效率優先和保障公平的問題,競爭無疑會促進效率的提高,但是必須注意到企業在競爭中往往追求企業自身經濟效益最大化,電信業屬于基礎性服務性行業,就全社會而言電信業的發展不僅體現經濟效益上,更重要體現社會效益上,制定政策法規時要考慮服務上安排,保證用戶享受資費合理的電信服務。

  第五處理好技術創新與市場培育的關系。在不同國家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應用成功經驗和示范教訓都足以證明政府要把握好技術創新和市場培育關系的重要性。

  最后要處理好綜合管理和專業監管的關系。我們在政策安排和立法過程當中一定要處理好綜合性管理部門和專業性監管部門的職能劃分和界定。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做到職能明確,責任明確權責一致能夠形成合力共同促進電信業持續健康有序的發展。

  我的介紹完了,謝謝大家!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